名声响誉文坛的余光中教授在[灵感从何来-艺术经验的转化]之座谈会上,对于灵感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注下一道精辟的见解.根据余教授的注解,灵感是随意念出现而产生的,当人的灵感浮现时,呈现的是一条乱线.要如何把一条呈乱线状的灵感拉平,靠的是自己的学问,经历与经验;灵感是创作的源头,它是抽象的,要把灵感幻化成艺术成果,中间则必须经历艺术经验的转化.艺术经验讲的就是利用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经验将原本属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转化成另一种艺术类.当然,这样的艺术经验转化并不是新兴的现象,把苏轼的[水调歌头]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就是一种经验艺术的相互转换.
"经验"与"观察",是余教授在整个座谈会上一直提及的用语.的确,从文学本质来探讨,欲反映社会现实,欲开启民智,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深入的观察,才能起带头作用.文学两极端的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靠的是想象力来充当衔接桥梁.余光中教授认为,在艺术与经验相转换的过程中有一个衔接的缺,文学家们正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把那缺口填补.而想象力产生于人们的慈悲之心,是一种广泛而深重的同情心.事实上,这样的观点与文学创作要求的观察相吻合,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器,文学作品的灵魂思想,包含着作者的观察力,也包含着作者的怜悯心.
艺术原本就是主观的产物,与科学靠逻辑推理支撑真理不同.然而,艺术强调合而为一,以不类为类,在某种情况下,艺术作品必须一拍即合.艺术作品是由主观意识引导读者入来,如果要让读者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必须利用艺术的加持.余教授认为,人生所看到的东西要用艺术来加持,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人生.简而言之,艺术家在作品内的主观思想影响着读者,影响了读者对人生的看法,这是艺术的加持,也是艺术的精妙之处;
总觉得是讲座主题局限了余教授的谈话,灵感是创作的首要条件,然而,回到文学的本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之间的争执,余光中教授并未给于深入的注解.文学演变到今天的地步,应该要回归文学本质,仰或从自我感受出发?外语,方言,对中文教育造成怎样的冲击?遗憾主办方的讲题由小观点出发,平白浪费了大师级学者分享大观点的机会.
我用21岁的人生观,21岁的观察力细细咀嚼大师的谈话."当灵感消失时,代表着你对中文失去热忱,对世界失去热忱,"这句话在我脑中回旋反复的涌现;面对丑恶的人生百态,我该如何保持自己对人生的热忱?或许我应该回归写实主义,把现实赤裸裸的用文字鞭殆;又或者把自己的想象力搬出来,保持对世界的同情,这样就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一个浪漫主义作家的谈话,成功把隐在心内的感性挖掘出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