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水门事件的反思


但凡维护社会公民利益,不畏强权,勇敢鞭鞑偏歪政治者,都值得好好歌功颂德一翻。1972年美国水门丑闻事件的神秘线人“深喉”马克.费尔特于12月19日逝世,令人惋惜。费尔特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因对美国司法危机的水门事件提供情报于《华盛顿邮报》,利用媒体力量制造舆论压力,同时还人民知情权,成功迫使滥用总统职权企图掩盖自身弊端的尼克逊辞职。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1972年总统选举,共和党为取得民主党的内部竞选策略情报,以尼克逊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盗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当场被捕。事件发生后,尼克逊极力为自己开脱,然而,在一项对此案的调查中显示,尼克逊政府里的许多人被揭发,甚至包括尼克逊本人,引发了宪法危机。其后,尼克逊利用总统职权之便,罢免要他交出证据的检查官,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长官、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面对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来维护自己,招来国民严重指责。1973年10月31日,众议院决定由该司法委员长负责调查,搜集尼克逊罪证。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证据并弹劾总统,尼克逊于8月8日宣布隔天辞职。

一个水门事件,美国成功向世界展示成熟的民主制度。的确,当中国还未改革开放,美国已经踏入民主正途,是以,美国今日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毋庸质疑。费尔特当时提供情报时,身份是被保密的,《华盛顿邮报》以“深喉咙”的匿名取代其真实姓名。而费尔特的真实身份,则在水门事件发生了33年后才公诸于众。美国保护线人的努力,维护线人安全利益,值得被嘉许。费尔特在向媒体提供情报时曾经在职业道德及维护大众利益的考量上挣扎,最终他捍卫正义,维护民主精神的决定证明是正确的。

尼克逊这践踏司法,操纵司法大权于手中的政府之所以垮台,全赖美国媒体,众议院,有良知的联邦调查局及心智成熟的人民齐力抵抗腐败分子的成果。个体及相关机构环环相扣,维护正义,不容许美国存在腐败政权的决心,值得世界学习。由此可以窥探出美国的民众教育,在2,30年前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正是由于他们报道的内幕消息揭露了白宫与水门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促使了尼克逊的辞职;美国记者的据实报道,充分发挥了第4权的角色,有效监督政府,让人民监视政府所为。

原本已经尘封了的水门事件,因“深喉咙”的离世,提供了让世界从这起事件中反思的机会。首相阿都拉日期提呈反贪污委员会,法官委任委员会,及提出保护证人法案,姑不论上诉方案是否真正具独立性,但起码已经踏出改革的第一步。然而,即使宪法修改在多,国阵若不改单一种族支配的思想,一切努力也徒然。独立51年,许多当初独立时已经划分好的各族使命应该搁置一旁,全力为争取更全面的司法,言论自由而齐心一致。如果不是碍于恶法的存在,我相信,大马有许多比水门案还丑陋的丑闻将会被公诸于世。如果2020宏愿仍然是一个目标,则走向言论自由,结社自由,高度民主,高度透明的路向是必须的。

手握重权的费尔特,凭着坚定的信念改变了美国的新闻报道自由度,改变了民众对于总统的看法,更重要的是,约束了总统大权。他-“深喉咙”的形象是美国取得重大发展的重要一环,背后凝聚了许多求变,又嫉恶如仇的民众期许。

仅以此文,献给刚离世的马克。费尔特,愿他安详,而他有份贡献的美国“公理”,将会被捍卫至到永远!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布什的“波饼”

美国总统布什在卸任前最后一次官访伊拉克被一名伊拉克记者再迪扔鞋,布什事后表示自己身手矫健,得以避开鞋弹,而再迪则即时被拘捕。一只鞋,在阿拉伯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牵涉到的,已不是单纯的是与非,而是更深一层的对于两国关系与世界和平的深思。

布什在任8年其间,以“莫须有”罪名进军伊拉克,霸占伊拉克油田,判前总统萨达姆死刑。关塔那摩监狱是恶法下产生的成果,加上美军虐囚照片的传开,布什在阿拉伯世界无易于一名战犯,一名双手占满血腥味,把人权与维护世界和平摆在一边的战犯。因此,当再迪用右手把自己的鞋子扔出去时,受到的是同行的支持。因为这个举动,正是发泄了压抑已久的阿拉伯人对于美国的痛恨。

扔鞋,在阿拉伯世界被看成是一种耻辱,对被扔者的一种最大的不敬。再迪事件传出,舆论普遍分为两极端,赞同再迪所为的,就是不能苟同布什甚至仇恨布什的人,而反对再迪者,则认为这样的举动有失大体,更玷污了记者的专业身份。事实上,这起事件关乎到两国之间的体面,牵涉的,已不仅仅是对与错。

再迪是一名知青,在普遍受教育不高的伊拉克民众来说,他洞悉世界大事,所以比较愤世忌俗。对于一个侵略自己国家的总统,他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压抑自己的情绪来对这位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公愤的总统歌功颂德。“伊拉克的儿子”,这样的称誉对再迪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而事实上,再迪是一个形象,是千千万万被剥削的伊拉克民众的缩影,“对布什丢鞋”无关他的职业操守,伊拉克人民的诉求,对战争的愤恨,才是值得奥巴马,及世人深思的重点。

12月14日至今,再迪被收押了4天。美国白宫没有对他谴责,却表示“若再迪在狱中被打,美国将表示关注。”,不管这是不是共和党“鸟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都应该对人权在极端的阿拉伯世界被重视而欢呼。从动机上来看,再迪丢得理直气壮,但从道德论来说,则有待商榷。

再迪事件可以理性分析,因为事不关己;我梦想将来如果真的能成为新闻从业员,碰见朋友口中的“衰蜜瓜”,我又会否把道德摆在是非观上,若无其事的尽己之专业?

或者这样想,如果布什没有掌控世界的野心,就不会被“丢鞋”;看他目前为止对事件的态度,我想,他已经自知理亏。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阿比希的水土

泰国民主党领袖阿比希以44岁之龄当选泰国最年轻的首相,独树一帜的背景与外表予泰国民众耳目一新的感觉。阿比希被誉为泰国的马英九,是牛津大学政治,哲学,经济高材生,是泰国华侨。他的当选,符合了黄衫军反塔信派的支持者,却触怒了挺塔信的为泰党支持者,泰国社会矛盾在未来誓必蔓延下去。

不管是民主党或借尸还魂的为泰党成为执政党,都无法满足已经分裂了的泰国民众。因此,融合民众是一项长远之计,必须慢慢规划,不能一蹴而就。阿比希的当选对泰国知识分子具有象征意义,其鲜明的知识与家庭背景代表着泰国上等阶级知识分子的抬头。在形象上,他的确比历届首相鲜明许多。然而,他该如何安抚地下层民众的需求,拯救已经跌入谷底的经济,考验着阿比希及其政治幕撩的智慧。泰国近2年的内耗不仅拖垮泰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分化了泰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日前,东盟外长签署了旨在这个5亿人口的地区融合成为一个大集团,在2015年前建立一个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实现整合的集团。《东盟宪章》的签署提供了泰国与东盟修好的机会,阿比希必须借着这机会乘搭东盟顺风车,拯救泰国经济并加强与东盟的联系。

塔信势力一日不铲除,泰国将永无宁日。换句话说,一个塔信,牵引着泰国的生与死。塔信外交护照已经被撤消,未来会否被引渡回国接受审讯,倍受关注。阿比希的当选,是泰国8年来的政权更替,一向打着反贪污,反塔信口号的民主党如果不借着这个机会打击塔信势力,未来将被唾弃。其实,这就与台湾的情况吻合。民主党大可向国民党在处理阿扁案件上的观望态度学习,不插手,完全赋予司法审理,高度尊重宪法精神。这样一来,阿比希的中庸政治理念将更鲜明,但必须小心处理,否则将擦枪走火。

老实说,阿比希经验尚浅,他的上位,完全是靠天时,地利与人和。还未投选首相前,外传联组为泰党的小党因为政治利益转投阿比希,而皇室及军方的暗中力挺成就了阿比希的首相梦。皇室的力挺能做两方面解读:1)借民主党消灭塔信势力,2)认同阿比希政治理念。在这样的政治局势,第一个理由比较能被接受。因此,阿比希目前仍需巩固自己的首相位置,当务之急是削弱发动激进分子示威的林明达力量,团结党内部,并借用泰皇及军人在泰国的影响力,拉拢红衫军。唯有这样,泰国内部才会取得安宁。

目前,泰国首相一职就像烫手山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大的贡献。阿比希可能只是过渡性的首相,因为泰国仍存在着许多的暗流,就如:泰南回教分子仍未被歼灭,泰皇普密蓬健康问题等。人民对于新政府的态度,决定着泰国未来命运。如果人民仍不能放下政治上的激进思想,以重建国家为先决考量,类似围巢机场的事件将卷土重来,只是这次的示威主角是红衫军。红衫军倒政府,黄衫军示威挺政府,然后国家停止生产,旅游业瘫痪,经济情况恶化,政府垮台,再来一轮选举...动荡巨轮一直轮回,难保不会成为下一个缅甸。

且看阿比希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而要扩大自己的势力,阿比希则必须通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道理,两个“水土”,牵引着阿比希的首相抱负。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南京大屠杀71周年纪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展开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大肆在南京城及郊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及纵火抢掠等战争及违反人类罪行,震惊中外。这一场令全中国为之一哭的侵略战事,就是南京大屠杀。

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淞扈会战。3个月的激烈战争后,日军最终取得胜利,并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中国国民革命军向首都南京撤退。当时日军虽然取得胜利,但损失惨重,粮草尽失,士兵疲劳,原想按计划让上海日军凯旋归国。然而,日军中下级军官下克上迫使参谋总部同意进军南京。12月1日,日本参谋总部正式下令占领南京。极端的日本军官高呼:“粮草不够就地解决”,于是,日军在西进前往南京的路途上大肆掠夺民物,军纪败坏,并开始强暴妇女。

主张严守的唐生智在蒋介石下令撤退,加上被日军“中支那方面军”的狂轰滥炸之下,终于抵挡不住,下令突围撤退。南京守军闻讯即刻瓦解,见渡江无望,一部分士兵脱下兵服躲入南京安全区。南京门这时候已经是大开,任日军妄为。当时日军进城兵力约五万,开始对中国人,尤其是解除了的军警,及日军认为可能参与过抗日活动和已达兵龄的青年,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屠杀方法包括:活埋,射杀等,手段极其残忍。

最令人震惊的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名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及野田毅在长官的鼓励下,彼此展开“杀人竞赛,“商定在攻入南京后杀满100人者为优胜。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相遇,野田毅杀了106人,向井敏杀了105人,但由于不确定谁先达到100之数,因此重新比赛,并以杀满150名中国人为胜利指数。这两人的暴行传开后,被日本人称为”皇军的英雄“。日军投降后,两人以”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日军占领南京其间,妇孺亦不能幸免,成千的妇女被日军强奸,甚至在受害人家属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强奸好几次,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有超过30万宗。

2008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1周年纪念。昔日哀鸿遍野的南京如今已慢慢的恢复元气。然而,国耻不能忘,被扭曲的历史事件更需据理力争。日本政府至今仍未对南京事件向中国道歉,甚至处处修改数据,逃避历史指责。虽然到目前为止,罹难者的人数不可考,但南京军事法庭提出遇难总人数是在30万以上,并把这数字刻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石壁上。日本保守派却认为南京大屠杀被夸大,甚至是被捏造的反日本工具。在具体遇难的人数论据上,日本学界的估计是二十万以上,四万人以上,到数百人不等,有者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历史分歧是中日双方”和解“的绊脚石,凭中国目前的国势及经济状况,要完全不靠日本,尚不是时候。当然,历史的惨痛不能忘,不止不能忘,还必须写在历史教科书中,警惕着下一代。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处处回避,事情的真相已经昭然若揭。其实,要真正达到双赢,日本必须放下军事国包袱,勇敢面对历史,并对过去所犯下的种种罪行道歉。唯有道歉,对慰安妇进行心理重建工作,不隐瞒历史真相,并记录在历史教科书上,才能对世界华人有交代,而日本的下一代将在世界上更有尊严。

南京大屠杀距今已经71年,不管是中国或日本,在哀悼的同时,更应该对人权,战争进行更大的反思。倘若两国能凭这段历史做为推动世界和平的基础,南京大屠杀71周年纪念将更显意义。

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这一次,不批判了。。


看着已经泛黄的校服,原来离开无拘无束的岁月已经能用一个手掌来计算。也许是对于数字的不敏感,就只能凭那翻看了再看的电视剧划算一下几许春冬。“那一年,那一次”,取代了“那一天”,文字上的运用已经出卖并严格批判了岁月的快速流逝。朋友说他虽然在天空上环游了几次世界,但对于这个地球,他却看得不真确,我告诉他是气压蒙蔽了激动的心跳,奢侈掩盖了心的需求。说完,朋友手握的拿铁差点翻倒,那黑白色的液体在空中滚撞,溅射出璀璨的火光。我自认为富哲学性的话语在中文不灵光的朋友面前起不了任何化学作用,然而,我不禁嗤笑了,原来我隐藏已久的感性是在这样的气氛下衬托出来的。“我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我为找到我的灵魂开心。

有一个忙着履行爸爸期望的学医朋友,曾经取笑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僵尸。听毕,我没有反击,因为我对于他对这个世界艰苦的一无所知深感同情。我跟他真正相处5天有余,发现规划式的年轻生活就像被囚禁的囚犯,跟世界脱轨,思想也停留在刚发育的时候。他就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人生需求都被满足,他是幸福的,可世间的艰苦如果等到5年后才知晓,那个感觉应该是非常震撼。他给我说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我竖起一只耳朵倾听,另一只,则反抗外国文化。虽然一味的抨击马来西亚的政治形态,但,土地认同感大过一切外来事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喜欢在一个聚会中观察人生百态。好久不见的挚友绕着围炉而做,枭枭红火,映出各自的近况。对于这些认识了许久,又曾共患难的朋友,我会毫无保留。所谓的八卦消息,只不过是生活中累计下来的成果,又何必为了一己私欲,把别人的窥探欲拒于千里之外?围成的半圆,有时是真的融洽,有时却能感受到如鸿沟般远的距离。这都不重要,一个聚会,只要有人挖起陈年趣事,气氛就会热起来,把平时的愤懑暂时丢在一旁,集体回忆就是人生之美。理想的聚会,当然是与会者背景遭遇都要配合,如果其中一个脱轨,聚会就将变成一种两极化的人生世界。老实说,我讨厌这样的感觉,因为人生经验并不是唯一赢取尊重的筹码。

那个跟朋友脱轨的人说他在规划理想未来,我戏言,要参与他的未来大计,叫他帮我规划未来。他语气坚定的说:“你都没有大志,要我怎么帮你规划?”给一个生活糜乱的人这样一讲,我哭笑不得;老实说,我心理的盘算,你又懂得多少?最起码,我现在走着的,是一条几年前安排的正轨,只要我认定的,便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在喧哗之后,我喜欢回到宁静的内心世界,一个人想着过去,将来,当然还有批判不公平的现象。我真的不是一名强人,我只是抱有点热血的时下年轻“废人。“

我喜欢讲废话,而且常常讲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我的生活,祈求平淡,不强做出头鸟。这个社会,我会慢慢观察,不止靠笔锋,还有靠情感。届时,可能写出来的,就像是一个爱心爆棚的朋友说的”在我内心的话语。“不要觉得恶心,因为这是我向世界进化的过程。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人为疏忽不可恕

雪州国际山庄土崩,造成人命伤亡,到底是天灾或是人祸,暂时仍不得而知.民联政府把这次的意外归咎于前朝政府的疏忽规划,而首相已经表明,未来将不会批准高山建屋计划,以免类似悲剧重演.意外是发生了,当然有必要追究责任,当中是否涉及贪污导致房屋坍塌,政府人员有否收授利益,都必须查个清楚.

一如预料,救灾人员仍被抨击趁火打劫,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臭名昭章的救援部队未克己任,反而掠夺灾民财务,人神共愤!一直以来被国际人权组织鞭鞑的中国,在512汶川大地震的大规模拯救行动,不分彼此,尽职尽责的救灾人员令人肃然起敬.虽然地震牺牲许多人命,但救灾人员却筑起了一道漂亮的人文风景.中国总理温家宝巡视灾区,不拘排场,不仅亲身鼓励灾民,还以人命为先,让路给救援部队,一个真正关心人民,体恤民心的领袖就应当如此.

讽刺的是,一路以来大喇喇提倡人权,向世界展示维护人权力量的马来西亚,灾难当前,代表政府的救援部队把职责摆在一旁,尽情搜刮民膏,简直与暴徒没有不同.救援部队是政府保护人民的机构,部队腐败或出现一小撮的害群之马,将间接影响政府形象,管制好救援部队,政府责无旁贷.灾黎控诉救灾人员袖手旁观,把铲子丢给死者家属掘尸,还坐在已经倒塌的房间喝酒赌博,灾黎的金钱首饰不翼而飞;明显的,种种的控诉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回教团体执意于争尸,企图用落后思维管制现代回教徒.如今救援部队公然违反回教教义,利用回教法惩罚这群无法无天的暴徒,不啻是良方.

其实,这起悲剧应该可以防范,就因为政府部门不理居民控诉,没有对灾区进行防范,才酿成大祸.然而,马来西亚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官僚作风,事情发生了,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却不知所踪,满腹委屈却投诉无门.也许受总警长影响,雪州总警长卡力对于居民投诉警员失职,不但不做安抚,还公然维护属下.官官相护,古代腐败的官场在现实完整上演,急需协助的灾黎除了无奈之外,还能期望些什么?

事情发生了,那些忙于在国会内表演的国会议员没有出现在现场做安抚工作,反而来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政治人物.与温总理相比,他可真排场十足,救灾人员丢掉铲子听取指示.这个人,比手划脚一翻后,媒体影够了,便蔑着嘴自豪的离开了.那些受困的灾民在废墟中等待,却不知道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高官耽误了救援工作.马来西亚的议员爱作秀众所周知,但是灾难当前,必须以人命为最大考量,要作秀,平常指指水沟博见报不就够了吗?

温爷爷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努力;"拉伯说:"政府考虑着该不该给灾黎赔偿."两句话,摆在灾难面前,哪国有成为世界中坚力量的潜力,一目了然!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司马迁与再益

汉朝时期,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带领3万人进攻匈奴,打了败仗,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当任骑都尉,带着5000多名步兵与匈奴作战.结果在没救兵的情况下寡不敌众,李陵被敌军所掳,结果投降于匈奴.消息传开,众大臣都谴责李陵的贪生怕死,唯独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司马迁祖上都曾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为了收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十岁开始便周游列国.他的这段经历,为日后的写作奠下了深厚的基础.汉武帝雄才大略,唯我独尊,却衷言逆耳.司马迁公然向李陵辩护,被汉武帝诠释为贬低李广,勃然大怒,于是把司马迁押进大牢,交给廷尉审问,最终被施以宫刑.

宫刑,是古代十大酷刑之一,目的是要使受刑者尊严尽失.司马迁当时痛不欲生,想在狱中了结生命.然而,他尚有一件任务,就是完成一部震撼古今的历史著作-<史记>.于是,他在狱中忍辱负重,从黄帝时期写起,至到汉武帝时期,共写下52万字,130篇,列分为:列传,本纪,世家,表,书的旷世砾今之作.出狱后,司马迁当任中书令,<史记>在史学史上,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

对于司马迁,我是由衷的推崇并崇拜,崇拜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史记>是中国历史天书,牵引着许多帝皇将相的治国思想.

谈起司马迁,我强调他为达到理想而不言弃的精神.也许在封建时代生活的人们,必须要有倔强的骨头,方能名留千古.在迈向太平盛世的道路上,我想起了再益,那个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辞官归故里,那个因为出席别党大会被开除党籍的硬汉子.他说自己仅是巫统的"鱼虾蟹",被开除党籍不足以挂齿.我看着那些在党选中抛弃党团结不顾,着重于自己私人利益的所谓"高官显要"对一个"鱼虾蟹"的口诛笔戈,再益小人物却有力掀起千浪层,不禁令我嗤笑!

被玷污的司法,就像满腹委屈的李陵,等待着能者把它从深渊中救出.再益对司法改革不屈不挠,牺牲权利,地位,在平民窟中卧薪尝胆,期待凭己之手,还司法原有面貌.然而,这条路不平坦,那些牛鬼蛇神抱着权利站在高峰中注视着再益的一举一动.再益与司马迁的挂钩联想并不天马行空,人物角色出奇吻合,是否预示着大马未来的历史天书即将问世?

首相的懦弱,汉武帝没有;汉武帝的治国大略,首相欠奉,在人物表上,首相并不等于汉武帝;再益目前需要的,是一个派别,一个支持其斗争的政党.如果单枪匹马,恐怕还没有上场,他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司马迁没有结盟,因为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值得结盟的人,在说,他斗争的是个人的自由,官场上的不满,他可以通过妙笔流传千世.

再益是大马的希望,他肩负还司法清白的使命.不用想太多,记得司马迁的精神就好!

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

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赵国看到秦国恃强凌弱,知道唯有发愤图强,才能担保国家太平.赵武灵王认为赵国欲强大,就必须对现有的现象进行改革.改革首先要做的,是把赵国的长袍大褂改一改,效仿胡人的穿着,并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胡人,是当时赵国的少数民族,胡服短衣窄袖,打起战来较灵活.

尽管赵武灵王的改革受到大臣的反对,但赵王改革主义已决,便说服其叔叔公子成穿胡服.众大臣见平时保守的公子成都赞同赵王的建议,也纷纷穿起胡服.赵王接着号令国人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批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王率兵打败了临近的中山,东胡和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7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赵国的土地扩大了很多.

公元200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全球化正一步步拉近世界距离,国家间必须磨合,而不是在思想上抱有国家欲强大,必须踩着别国的肩背上去;胡服骑射这个历史故事,很发马来西亚人深思.当政治人物因为种族课题而激发民众的种族思维,进而引发种族对立,严重的国家内耗,将陷国民于水深火热中.

如今的马来西亚就像赵国一样,已经走到必须改革的分叉口,没有明确的指示,必须自我摸索.雪州苏丹沙拉胡丁日前阐明,马来西亚不仅是马来人拥有的,马来西亚是由全民共同建设的.正如旅游部重点推荐多元种族特色一样,多元种族是我国的强点,如果能够结合并吸取各种族的优势,马来西亚的成就肯定不止在东南亚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马来西亚各政党正为私利,种族利益斗得激烈.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放弃母语教育来达到种族团结.只要当权者放开胸怀,人民放弃土著/外来者的观念,种族间相互融合,国家才能取得跃进.胡服骑射与克林顿的道理摆在眼前,吸不吸纳,取决于当权者的智慧.如果不放弃自视过高的"主权"问题,即使胡服穿在身上,也被看成民族叛徒.

种族尊严VS国家向心,就是这两个简单的抉择,如何取舍,就像探囊取物那么简单.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巫统几时才觉悟?

如果要用一个词句来形容目前的巫统党内的状况,肯定是呜乎哀哉.一个政党如果真的做到呜乎哀哉,则前景堪虞.党选爆发出的不安情绪,内部斗争转移到台面,不止让巫统做为国内最大的政党脸面无存,党内不团结,也成了民联枪口对准的弱点.308大选之后,巫统仍旧不思进取,不抛弃单一种族治国思维,玩弄种族课题,其不进化的政治理念导致不认同其政治斗争的党员纷纷求去.

民联的916夺权大计虽然胎死腹中,民联三党虽然同床异梦,但是,回归到功绩上,一联串的透明,公开政策是国阵纵使掌握国家大权51年内所做不到的.当马来西亚渐迈向两线制的民主形式时,执政与反对党间的相互制衡,让人民得以检视两者间的政策,功与过,立竿见影.目前大马国内的政治局势就是如此,两个联盟越壁垒分明,任何惠民大计,任何腐败工程,都左右着天平的倾向.

国阵号称是多元种族政党,然而,巫统的一党独大,却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没有一致的斗争方向,各成员党在维护自己族群利益时却不得不向巫统低头,即使有雄才大计,若不符巫统所想,也将胎死腹中.然而,随着民联的日愈壮大,国阵成员党仗着两线制的逐渐趋成,已不在是巫统的应声虫,面对任何课题都勇敢表达心中所想,大无畏精神令巫统在驾驭成员党情况下不得不大费周章.因此,卡维斯恫言内安法令不除,人民进步党将退出国阵;马华署理总会长蔡细历的马来主权论虽然被抨击,也面不改色的绝不道歉.

巫统势力已经慢慢的萎缩中,无它,当一个政党要利用到排除异己来巩固自己政权的时候,被唾弃是迟早的事.事实上,宪法是制定一个国家的标准,马来主权并不是宪法的一部分,自然不能被当成特权来看.母语教育在第153条文下清楚阐明,因此,接受母语教育是全民的权力,华,淡小课题不应该被政治化.幕克力企图利用母语教育课题捞取竞选巫青团长的资本,与国家如今迈向的民主进程背道而驰.教育是人权的一部分,我看不出教育如何能够促使民族走向两极化.真正促使种族对立的,是那些举起马来剑,发表极端言论兼头脑闭塞的政客.

蔡细历的确没有道歉的理由,他的言论也没有对社会起到任何的煽动作用.原以为历经大选之后的国阵能真正成熟起来,却事与愿违.寄居论的"原创者"没有煽动群众,种族输赢论的始作踊者被当成民族英雄,那些确实报道,站稳工作岗位的人却被某法令保护.我看着美国后任总统奥巴马的大度,不禁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政府汗颜!巫统的良心再益已高调的出席公正党大会,巫统内的高层不着重于再益未完成的司法改革,不吸取其马来西亚民族主张,反而在"叛党"问题上大做文章,令人反感.

治安败坏,经济萧条,国内政治局势不明朗等课题自今仍悬而未决,若在内耗下去,欲达致2020年宏愿谈何容易?欲在来届大选收复山河,国阵有必要拟定全新的政治斗争方向;而目前最迫切的,是阻止议员跳槽民联,更重要的,是彻底抛弃已经根深蒂固的种族思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坚信,马来西亚终会否极泰来.

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

叫泰国如何不沉重

由人民力量党,中庸民主党和泰国党组成的执政党联盟因在2007年12月23日的选举中涉嫌舞弊,被法庭裁决解散政党.这意味着上任仅仅3个月的现任泰国首相颂猜,将从首相职中下台,与政府联盟政党的高官一样,禁止参政5年.然而,这样的判决事实上只是缓和了目前紧蹦的政治局势,塔信势力是否会卷土重来,左右着泰国的经济,治安局势.

民盟领袖林明达已经宣布192天的示威活动已经取得胜利,机场围剿分子将在3/12撤离2座国际机场.泰国目前动荡的政治局势令国家经济雪上加霜,间借影响着泰国在整个东南亚,甚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法庭的确是瓦解了目前的执政党联盟,而人民力量党的残余势力将过档塔信的另一泰党,并可能由塔信的妹妹英勒或堂弟猜实当任党主席.执政党的瓦解事实上仅是从法律角度否决了执政党在去年大选所取得的胜利,泰党已经声明将提名颂卡或猜林接任首相职位.想当然,泰国未来的政治对垒,还是塔信VS人民民主联盟,这也意味着反对派的反塔信激进行动将延续下去.

在泰国人民心目中德高望重的泰皇普密蓬在这次的围剿事件中保持缄默,令人不禁怀疑,到底泰皇是默认民盟的所为,或是在静观其变?事件中另一关键的军方也未如预料般,在纷乱的政治局势中,首相在秘鲁出席亚太金融会议时发起政变戏码.两者的缄默能被解读成对执政党心力交瘁,是以,民盟方能肆无忌弹的进行大规格示威活动.然而,当国家因为政见不同而导致国家生产力下降之际,泰皇及军方就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大前提,站在维护国家尊严的立场上,阻止可能典当国家利益的不法活动.192天,占据了一年内的三份之一时间;如果192天持续进行示威,国家的经济,生产等于停止一年的三分一.这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次惨重的损失.当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泰国经济强势倒退,在未来的几年,泰国前景堪虞.

如今,泰国的旅游业面临巨大冲击,同时也影响着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东盟各国不应仅是谴责,而是采用协商精神,共同解决这一牵涉着全东南亚的政治危机.泰国人民如今壁垒分明,挺政府派与挺反对派相互对侍,不管未来政局如何,对泰国来说,民族分裂是国家的最严重损失.塔信贪污确实令人发指,但民盟也必须以尊重法制精神为大前提下,在法治底下进行政治斗争.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泰国欲恢复安宁,就要看塔信的残余势力是否大到可以在来临的大选中组成政府.如果真的成功,则泰国的民主斗争将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

泰国事件,是一个双面刃.一方面展示着高调的民主进化,一方面展示着过度民主的反效果.马来西亚的民主进程如今是渐进式的,然而,当所谓的民族主权被当成宪法的一部分,并用来"奴隶化"其他民族之际,大马的激进波澜,会否压过泰国尚是未知数.

一个东南亚有一个泰国已经足够,不要把东南亚变成中东,就实属万幸!